为迎接第113个“三八”妇女节,加强对民族地区妇女的关心关爱,激励民族地区妇女满怀热情投身工作、积极生活,3月6日学院线上与壤塘县、若尔盖县开展了以“扬巾帼风采 展时代芳华”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院长与民族地区妇女、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先庚教授,学院副院长梁小利,壤塘县妇联主席头丹卓玛,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派驻壤塘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周伟,学院妇委会、党政办、组织统战部、工会办公室、学生工作部、科研处负责人,学院派驻若尔盖县驻村工作队及民族地区妇女、志愿者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座谈。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和志愿者办公室负责人申洋主持。

“三八”妇女节院长线上与民族地区妇女、志愿者代表座谈
张先庚院长介绍了座谈会目的和初衷,代表学院向壤塘县、若尔盖县妇女同胞和志愿者们致以了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希望通过座谈,进一步加强与妇女同胞交流,了解妇女所思所想,为妇女纾困解惑,更好助力民族地区妇女同胞成就梦想、创造佳绩。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先庚教授和民族地区妇女、志愿者交流互动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张院长带领民族地区妇女同胞们围绕“家庭幸福、家庭与事业关系”等大家关注度高的话题,以问题的形式展开讨论。中壤塘镇人大主席尕让卓玛认为,妇女在家庭关系、孩子教育、家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妇女有思想、有地位、有能力,家庭就会更幸福;中壤塘镇妇联主席杨小英谈到,妇女是家庭幸福的风向标,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干劲,走出家庭,融入时代,主动参加工作,做到家庭生活两不误。学院派驻若尔盖县驻村工作队说:“民族地区的妇女同胞以家庭为重,需要加强各种培训,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先庚教授和民族地区妇女、志愿者代表亲切交谈
张院长肯定了大家的发言,指出大家从不同角度谈了体会和感受,为下一步妇女工作的更好开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她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希望妇女同胞们要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孝顺老人,关爱孩子,正确处理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在工作上是“半边天”,在家庭里更是“主心骨”,把握时代机遇、激扬巾帼之志、点燃奋斗激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创佳绩、立新功。
接着,川护若尔盖健康服务志愿队组长达里机汇报了志愿队近期工作开展情况。张院长详细介绍了下一步助力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工作的帮扶思路,一是组建专家团队。在发挥志愿队和学院科普队伍的同时,借助省内外资源和附属医院优势,组建妇产科、儿科、女性专家团队和以学院院长、县委书记、妇联主席牵头的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志愿队;二是编写系列科普手册。根据妇女、儿童等身体状况编写针对性系列健康科普手册,提升民族地区卫生健康素养与能力;三是开展系列帮扶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从思想到能力的培训和系列健康培训,全面提升妇女综合素养和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培养常用保健技术。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先庚教授为民族地区妇女做健康科普讲座
张院长为民族地区妇女做健康科普—关于噎食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以生动的视频导入,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急救原理、临床表现、急救步骤等进行了全面讲解,全面提升了大家的急救科普理念、专业知识与技能、科普技巧等。
会上,学院副院长梁小利、学院附属医院派驻壤塘县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周伟、学院妇委会主任、党政办主任、外事处处长邱赞围绕妇女培养培训、健康科普、党建引领等内容交流发言,为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工作建言献策。

壤塘县妇联主席头丹卓玛讲话
壤塘县妇联主席头丹卓玛感谢张院长和学院一直以来对壤塘县的无私帮助,希望学院继续在义诊巡诊、健康科普、妇女思想引领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妇女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增强对疾病的防治意识和提升健康水平。
张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蓝图已经绘制,关键在于落实,学院、政府、医院和行业“四方”协同,以壤塘县为基地,若尔盖县同步推进,打造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帮扶样板,在全国推广,推动民族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学院非常重视民族地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竭力提升民族地区妇女儿童疾病诊治能力,推动健康四川建设,助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